信息学奥赛简介

一、什么是信息学奥赛

五大学科奥赛之一,教育部白名单。 信息学奥赛是教育部允许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全称: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宗旨:旨在向那些在中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计算机人才。

背景:信息学奥赛是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少年班等招生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学奥赛是由谁组织,什么时候开始的

1984年邓小平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中国计算机学会于1984年创办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简 称:NOI),当年参加竞赛的有8000多人。这一新的活动形式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中央领导王震同志出席了首届竞赛发 奖大会,并对此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从此每年一次NOI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投身其中。十几年来,通过竞赛活动培养和发现了大批计算机爱好者,选 拔出了许多优秀的计算机后备人才。当年的许多选手已成为计算机硕士、博士,有的已经走上计算机科研岗位。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担负着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任务,它是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科协具体领导,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为促进计算机普及并兼顾提高,从95年开始全国举办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区联赛(NOIP)。

三、信息学奥赛都有哪些比赛

CSP-J/S:CCF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Certified Software Professional Junior/Senior,简称CSP-J/S)创办于2019年,是由CCF统一组织的评价计算机非专业人士算法和编程能力的活动。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CCF授权的省认证组织单位和总负责人组织。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认证题目,任何人均可报名参加。CSP-J/S分两个级别进行,分别为CSP-J(入门级,Junior)和CSP-S(提高级,Senior),两个级别难度不同,均涉及算法和编程。CSP-J/S分第一轮和第二轮两个阶段。第一轮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部分省市以机试方式认证。第二轮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第一轮认证成绩优异者进入第二轮认证,第二轮认证结束后,CCF将根据CSP-J/S各组的认证成绩和给定的分数线,颁发认证证书。

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自1995年至今。每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 NOIP在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卷。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联赛分初赛和复赛 两个阶段。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复赛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2019年后,初赛由CSP-S代替)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才有资格参加复赛。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冬令营: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简称冬令营)自1995年起。每年在寒假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冬令营共8天,包括授课、 讲座、讨论、测试等。参加冬令营的营员分正式营员和非正式营员。获得NOI前20名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为正式营员,非正式营员限量自愿报名参加。在冬令营授课的是著名大学的资深教授及已获得国际金牌学生的指导教师。

选拔赛:选拔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的竞赛(简称选拔赛)。IOI的选手是从获NOI前20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获得前4名的优胜者代表中国参 加国际竞赛。选拔科目包括:NOI成绩、冬令营成绩、论文和答辩、平时作业、选拔赛成绩、口试。上述项目加权产生最后成绩。

IOI: 出国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每年一次的IOI。中国是IOI创始国之一。IOI2000由中国主办,CCF承办。出国参赛得到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自1989年开始,我国在NOI(网上同步赛99年开始)、NOIP、冬令营、选拔赛的基础上,组织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OI)竞赛。十几年中选拔75人次参加了 IOI,累计获金牌46块、银牌17块,铜牌12块。这些选手不仅在国际大赛中有好的表现,而且在现代的信息学科上也大展才华。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信息 学奥林匹克竞赛强国,参赛选手、领队、教练曾受到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著名科学家的亲切接见和赞扬。

APIO: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赛(Asia 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简称(APIO)2007年创建,该竞赛为区域性的网上准同步赛,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每年一次的国际性赛事,旨在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赛 事机会,推动亚太地区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的发展。APIO每年5月举行,由不同的国家轮流主办。每个参赛团参赛选手上限为100名,其中成绩排在前6名的选 手作为代表该参赛团的正式选手统计成绩。APIO中国赛区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参赛,获奖比例将参照IOI。

各活动时间节点

时间 比赛 内容
每年9月份 CSP一轮 省市组织,市级比赛,一般为笔试,分入门级和提高级
每年10月份 CSP二轮 省组织,省级比赛,一般为上机测试,分入门级和提高级
每年11月份 NOIP(信息学奥赛联赛) 省组织,全国统一举办,上机测试,提高级
寒假期间 CCF冬令营 NOIP成绩优异者参与
每年5月份 APIO(亚太奥赛)
暑假期间 NOI(国赛) 各省省队选手参加,决出金、银、铜牌

四、信息学奥赛都需要学习哪些内容

信息学奥赛通常指的是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它是一项面向中学生的国际性竞赛,主要考察参赛者在算法设计、程序编写、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1. 编程语言: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C++。
  2. 数据结构:了解和使用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
  3. 算法:学习排序、搜索、递归、动态规划、图论算法、贪心算法等基本算法。
  4. 复杂度分析: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能够分析算法效率。
  5. 问题解决技巧: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并解决。
  6. 数学基础: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如组合数学、数论等,这对于解决某些算法问题很有帮助。
  7. 竞赛策略:了解竞赛规则,学会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地解决问题。

五、我可以参加信息学奥赛吗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信息学奥赛,但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年龄限制:大多数信息学奥赛有年龄限制,通常是中学生。
  2. 选拔过程:需要通过学校的选拔或地区选拔赛获得参加更高级别竞赛的资格。
  3. 编程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算法知识。
  4. 兴趣和热情:对计算机科学和编程有浓厚的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

总之,只要是学有余力,数学基础较好,逻辑思维能力强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六、什么是GESP

CCF编程能力等级认证,英文名Grade Examination of Software Programming(以下简称GESP),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发起并主办,是为青少年计算机和编程学习者提供学业能力验证的平台。GESP旨在提升青少年计算机和编程教育水平,推广和普及青少年计算机和编程教育。GESP覆盖中小学全学段,符合条件的青少年均可参加认证。

GESP考察语言为图形化编程、Python编程及C++编程,主要考察学生掌握相关编程知识和操作能力,熟悉编程各项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通过设定不同等级的考试目标,让学生具备编程从简单的程序到复杂程序设计的编程能力,为后期专业化编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共分8级,与CSP一轮的知识点高度重合。

七、GESP与信息学奥赛的关系

(1)GESP C++ 7级认证成绩≥80分,或者GESP C++ 8级认证成绩≥60分的认证者,可申请免CSP-J的第一轮认证。

(2)GESP C++ 8级认证成绩≥80分的认证者,可申请免CSP-J或CSP-S的第一轮认证,且只能免一轮认证。